首页  丨  本院概况  丨  检察要闻  丨  检务公开  丨  检察风采  丨  队伍建设  丨  检察文苑  丨  检察文化  丨  政策一角  丨  预决算公开
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文化
初心中的朴实修养
时间:2015-01-04  作者:王军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  初心中的朴实修养

  初心是人最初的一种心愿。这种心愿是根据个人的环境或处境而养成的,具有美好性、期待感,其想法纯真、朴实,自然见地,孕育着一种朴实的情怀和一种人性为善的品德,蕴含着一种朴实修养的美德。

  这种朴实修养,是受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根源的洗礼和革新,主要讲的就是“仁义礼智信,忠孝悌慎廉,勤正刚直勇”。这些传统的道德思维,根植在我们的血液,伴随着我们的心灵,一直影响我们的生活、引导我们的生活,让我们在认识、情感、意志、信念、言行和习惯的领域里得到修炼,让我们在心灵深处经历自我认识、自我解剖、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达成一种境界,这个境界就是人们常说的做人的基本涵养,也就是说一个人得形成涵养,才有修养。用老百姓的话讲,那叫一个人的素质。人有了这种素质,才能完成初衷。“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。”朱熹说,“立志不坚,终不济事。”所以说,个人修养得“修”也得“养”,它是种无形的力量,约束着我们的行为。

  我们不忘初心,其实就是不要忘记心里起初泛起的那些朴实和做人的厚道,那种起始的美好和心愿在人的生活中历经磨炼的绽放。但在生活的经历中,一些人改变了起初的心念,丢掉了朴实,失去了厚道,当初的想法瞬间夭折在得来的幸福里;有的在物质的利诱中,多了些私欲,膨胀了幻想,起初的心愿在刚刚露出希望时,就掉进了冰冷的世界里,失去艰辛的追求和即将盼来的幸福。

  从农村或山村走出来的人,在心里都有一段自己起初向往美好的记忆。那个时代那个环境,那时的父母对儿女最原始的想法:娶媳妇盖房子,养儿防老,生活好些。也有相当一部分像父辈的平民百姓,把家庭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儿女身上,读点书,学点文化,不像父辈那么受苦,那么受累。于是,村里出现一个个苦苦求学的孩子,通过学习来改变家族世代农耕的生活,不再生活在粗活苦累的世代乡村里,走进城市,享受城里的生活,拥抱着幸福,在乡邻面前为父辈添份荣耀。这种初心是传统的、大众的、生活的基本愿望,涵盖着一种朴实的修养,一种人文的美德。

  水往低处流,人往高处走。这种世间生存的自然规律,体现的是人最基本的心愿。这种愿望多是生计的想法、生存的需求、生活的满足、精神上的实现,多是朴实的、简单的、容易得到的朴实的美。它与知识的多少、文化的强弱没有多大关系,但与人的善良与厚道、诚朴与美德息息相关,是一种本原的朴素修养。一个农民,盼望年景的收成,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不用愁。但他得劳动,汗滴禾下土日夜劳作,才能播种起始的希望。但心愿也受环境的制约,有时得靠天吃饭,年景不好,遇上天灾,起初的想法像吹出去的肥皂泡,虽然五彩斑斓,最终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破裂而失望。一个工人,起始的想法是能工作,工资不拖欠,随着技术手段的娴熟,劳动强度的加大,利润的多出,在起初的想法中又多了一些看法,想提高待遇,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求。这些想法是随着社会因素的变化,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愿,这种心愿的获取,符合劳动价值规律,劳有所得,它是朴素的修养在心愿达到目的后的一个延续。

  生活中,人的想法很多,初心也不尽相同。田园的,浪漫的,人文的,精神的……既有起初“守拙归园田”的心境和意志,又有“开荒南野际”创业的艰辛与困苦,还有实现“鸡鸣桑树颠”的美好愿望。这种创业的经历,起初的设想,脱离不了自身固有的朴实和一种浅含的涵养。这种涵养不需要人世的练达,也不需要刻意的培育,是自然的流露或形成,也是生活练达中的精神所在。

  在城市,有人渴望物质,也有人追求精神。多数人渴望老有所养,病有所医,住有所居,尽早过上小康生活。也有的想法是工作之余有个释放闲情逸致的地方,喝口茶、聊聊天,谈心境、话生活;也有的是想周末能带上爱人和孩子、同学与友人到城市的周围,其乐融融地度着悠闲的时光。苏轼有句名言:“守其初心,始终不变。”生活中,当财物横流、物欲突变,一些人的私欲从心底像潮水泛起,人的初心发生了变化,思想开始忙乱,私心开始加重,道德开始沦丧;厚道被私利覆盖,善良被贪欲侵蚀,品行被野心吞没;修养驾驭不住初心,生活多了些颜色,初心在生活中开始分心“变轨”,不得始终。一个孩子,假如在父母名利心的熏陶渐染下,想的是一鸣成材、一鸣惊人,最终初心狂躁,结果事与愿违,夭折在初心的摇篮中;一个年轻干部,在成长进步的人生路上,起初干劲十足、信仰十足,可在追求的路上淡忘了起初的理想、处事的信念、做人的原则,最后断送了政治前途;一对夫妻,原本恩恩爱爱,生活有滋有味,但在社会现实的生活中,一些人担不起家庭的责任,忘掉结婚的初衷,忘了婚姻殿堂里的表白,也就做不到百年好合、白头到老。这些初心的变化,实际上是人的修养发生了变化。当人的修养驾驭不住心里的欲望,把持不住起初的心境,人就会失去理智,失去德行,没了诚实与厚道,违背原则,破坏道德,祸害社会,这就是老百姓常讲的——变心了。

  为此,人的初衷改变,人的心态发生变化,说到底就是修养发生了变化。人的心里出现了仁不当、义不守、礼不遵、智不清、信不诚的浮尘,人的心灵就对忠、孝、悌、慎、廉不遵循恪守,勤、正、刚、直、勇缺乏起初的势头,有始无终,初心大打折扣。

  把持起初的美好愿望,一个人只有通过自觉地遵循社会道德体系的要求,更好地履行个人的社会义务,不断地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,才能不忘初心地生活,持守好这个生活定律。不忘初心,对于一个普通党员来说,应持有一份朴素的本质——修身、养性、静气。修身,就是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、纯洁。在道德、情操、理想、意志等各个方面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,持之以恒,修身终生。养性,养身心,涵天性。孟子讲:“存其心,养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”静气,就是心平气和,态度冷静。庄子解说过,圣人之静,就是善于固守养静,万物不足以搅挠他的心志,所以能养静。生气是人类负面情绪的一种宣泄。古人云,气大伤身。诸葛亮在《诫子书》写道: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静气是一种崇尚的美。心无杂念,淡泊浮名,是一种理性,也是一种沉着,是对事物猝然临之而不惊、无故加之而不怒的一种情怀。它诠释着一个人不忘初心朴素修养的本真,也郑重告之这种朴素修养的本真便是初心的灵魂,失去了这个魂,浮云遮望眼,初心不再,祸心自来。

  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,是告诫全体党员、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多想想起初的宣誓,想想起初加入革命队伍的初衷,不忘党性的修养。这个修养是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操守,是共产党人的党性。一般人初心的朴实修养是寄予生存的愿望,党员的初心应具有崇高的党性,是为大众谋利益的。毛泽东同志讲: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说得多明白、讲得多透彻,把党员的初心回归到党性立场上来,情真意切。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。党性是党员、干部立身、立业、立言、立德的基石。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,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。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强,也不可能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增强,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。”

  不忘初心,在朴素的修养上历练党性修养,驾驭全局;不忘学习,知行合一,这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内在要求,也是人生修养的境界。

检务公开
检务须知
案件信箱公开
案件流程
公益诉讼
检察视频
检察视频
检察视频
互动平台
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
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
临汾铁路运输检察院
地址:临汾市尧都区兵站路107号 电话:0357-3328439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
技术支持: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-1

晋公网安备 14100202000232号